一年募资120亿美金,运作难度却在加大,亚马逊品牌收购还是一门好生意吗?(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Rainforest靠什么搅热跨境寒冬?
据了解,Rainforest是2021年成立于新加坡的初创企业,一年多时间累计融资超1亿美金,已完成了14个品牌的收购,其中包括4个中国品牌 (下半年还会完成2-3个中国品牌的收购) 。 在运营的第一年,Rainforest已实现超过3000万美元的年化收入,预计到2022年底将实现盈利。 从目前全球40多家品牌聚合商的策略来看,大多数都侧重于美国、欧洲或拉丁美洲的卖家,而Rainforest是为数不多的专注于在亚太地区进行收购的品牌聚合商。其收购标的包括来自中国的、来自印度的、来自澳大利亚的品牌,涉及家居、床品、卫生间、厨房用品甚至宠物用品、服饰类等多个类目。 “实际上我们是按消费人群来寻找收购标的。我们专注于宝妈群体,希望覆盖她们的各种生活场景。这个人群在欧美有非常大的消费体量,对家庭的支出又有决定权,同时看中安全、质量、性价比、信任推荐等,对品牌的粘度也很高。”Carson解释道。 对于为何选择亚太地区卖家,他指出,供应链优势是一大考量。目前,Rainforest运作的14个品牌 (无论是否为中国品牌) 绝大部分供应链都在中国,合作了近50家中国供应商。 而从投资角度,品牌的可拓展性也是重要考量。用Carson的话说,“如果一个品牌在欧美市场已经做得很好了,那也不太会成为我们的收购标的”。综合来看,亚太地区的中小微企业 (年销售额体量在200万美金到500美金之间) 更符合要求。 相比其他来自欧美的品牌聚合商,Rainforest认为自己的一大优势是,公司将近一半员工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且多数可以讲中国话、与中国文化相通,这使得其对中国标的投前需求及投后运营理解更深,也更“接地气”。 Carson向亿邦动力介绍,Rainforest的团队具有多元化的特色。虽然公司注册在新加坡,但是是一支真正的多国协同部队,90多个员工有18个国籍,且公司的运营人员则多来自美国、欧洲,至少都有3-5年亚马逊运营经验,对品牌运营有很强的策略制定能力和实操能力。 “虽然目前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处于成本高企、利润下滑的不利局势,不少企业都传来订单缩减、业务砍半等坏消息。但整个品牌聚合商市场还会在探索中不断前行。”Carson总结道。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