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隐私外泄,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风险?(8)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尽管欧盟在规范AI伦理问题上下手早,但其过度监管也给相关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限制,造成欧盟在数字产业的发展上全面落后于全球。在全球技术主权激烈竞争的背景下,立法与监管政策需要保持谨慎思考,在治理与发展之间做好平衡,在方便企业满足AI伦理风险的同时,为企业、行业以及相关产业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2、针对人工智能伦理的高风险场景特别立法
为了降低人工智能伦理执法的难度,一些国家针对特定部门/高风险应用场景单独立法。如许多国家把人工智能系统在医疗领域中应用列为需要关注的场景,在这些领域中,算法产生的结果将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命福祉。按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不同严苛程度的管理思路,可以通过分场景监管,做到有收有放,进而实现治理与发展的平衡。
3、提升科研机构和企业对人工智能伦理的认知及自律
在规避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伦理风险上,科研机构和企业更容易在相关实践中获得第一手信息,也更应该承担起构建安全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责任。
4、提高全社会科技伦理意识
伦理问题涉及到社会行为准则与规范,而治理伦理问题则需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充分了解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潜在社会影响,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并形成社会对人工智能伦理的共识。建议利用各种渠道广泛的进行科技伦理宣传、活动与交流,提升公众的科技伦理意识,进而加强全社会对人工智能伦理的广泛监督。
作者:阿里研究院 韩冰意、苏中
责编:斌卡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