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三七、鹰角亮出底牌,这是游戏厂商最想攻破的阵地(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不拘泥于形式的「文化」,更容易被接受
不过,「在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这件事,并非理论上那么简单。 换句话说,“做国风”不是和某个文化遗产拉郎配,让角色套上汉服,加上两句“之乎者也”就能解决的。尤其当厂商越拘泥于「还原」某个文化符号时,就越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原教旨主义藩篱当中,并最终引导玩家对成果进行近乎苛刻的考究,落得一个费力不讨好。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早期部分功能性游戏,或是一些文化联动案例中的局限性所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把单个文化遗产直接展示在玩家面前,固然能够起到科普的效果。但即便与玩法结合再出色,缺乏故事、世界观等“血肉”包装,技术背后的匠人精神就失去了传播载体,情感共鸣自然也无从谈起。 因此,要做到商业与文化价值相统一,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解构「精神」出发,并将其融入到某段具体内容当中。前段时间,不少厂商代表也都在产业年会上提到了相似的观点:所谓文化输出,更多是一种「思维」跟「价值观」的传播。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内容方面的表现形式应该要创新、大胆、并符合潮流。 在这方面,像《原神》角色“云堇”,就是将京剧元素与二次元风格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而真正引爆讨论度的《神女劈观》,又是基于拥有完整世界观的璃月港为舞台,以及“仙与人携手护佑苍生”剧情之上的总结升华。正是在内容层面环环相扣之下,最终登场的京剧唱段才得以令玩家产生共鸣,并以此制造出记忆点,达到破圈效应。 与之相似的还有《明日方舟》。从2020年开始,游戏每年都会以架空阵营「大炎」为中心,续写围绕“年兽”展开的活动剧情,并将水墨画、武术等传统元素融入到故事当中,与原有的城邦设定碰撞出变革主题,以此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演绎形式。 这种思路同样体现在鹰角对音乐、周边商品等衍生内容的包装上。以前文提到的THE EITHER乐队为例,他们在产业大会以及创新大赛分别演奏的两首曲目《将进酒》与《浮生听风》,都使用了电琵琶、电二胡等带有现代化特征的传统乐器,在对应活动主题同时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种将传统文化以现代艺术形式演绎的做法,也是近两年来较多团队去尝试的方向之一。 除此之外,也有类似《永劫无间》这样的产品,即便没有太多剧情与对话作为传播媒介,但通过地图、人设、以及动作招式等方面的细节设计,同样能够在作品当中感受到强烈的国风元素与武侠内核,最终反映到市场上的成绩也十分出色。 这些案例都在表明,要在游戏当中融入传统文化并完成输出,并不需要局限在“全盘还原”,并一股脑摊在玩家面前这种思维定势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在保留原有精神,创作逻辑自洽的基础上,先将传统文化重构成符合潮流的内容,让其更容易被国内外玩家所吸收理解并自发传播,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传播作用。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