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洞察(1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现阶段盒马供应链的上游,主要包括生鲜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即 to B 部分仍是由自有物流运输,而其本 地配送 to C 部分则逐步交给蜂鸟完成。本部分,我们将通过盒马自身供应链物流的相关痛点来挖掘数字化带给 这场竞赛的机遇与突破口:
1)物流成本高企。生鲜易腐烂,不同品类的生鲜还存在对运输、保护环节的特殊要求,对保鲜技术要求极 高,最终导致供应链成本难以降低。解决此类问题,现阶段主要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思考。针对节流,一方面 通过技术升级降低业务可变成本;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增大业务单量来摊低建立物流设施等的固定成本,主要通 过精准预测该门店片区的客户喜好(涉及到季节、重大节日等因素)、实时掌握供给侧状况(渔民出海靠天吃饭, 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天气、温度、禁渔期等大量因素影响)以提升运力单票运输量来实现;另一方面,盒马 革新了“渔民——产地农贸市场——产地批发商——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靠近消费者的商超市场— —消费者”这一冗长的传统供应链,去掉批发商环节,依靠自身积累的数字化运营经验并针对性的在原自有供 应链上开辟出单品维度物流方式。整个过程对于多方数据的监测、收集与分析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业务模式复制问题。简单举例来说,沿海城市居民与内陆居民对于海鲜的需求强度、获取难易程度、对 海鲜产品的耐受程度各不相同,生鲜门店的业务模式不可能单纯复制。阿里系的优势在于自上而下看待市场, 通过现有网购、物流数据的角度切入当地市场,判断进入风险、探究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
盒马对于自身供应链的数字化有效保证了产品鲜度,同时兼顾了成本降低。不仅在供应链物流这一点上, 盒马整体的新零售运营模式,从开店之初即鼓励顾客使用 APP 线上下单,将线下存量尽可能搬运至线上,表明 盒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4.1.5 零售通:连接品牌商、经销商到零售店,打通信息渠道促进上下游交流
传统的零售供应渠道主要针对于小型零售门店,如夫妻店等。与大型百货、超市、购物中心等不同,零售 门店没有各自的供应链系统,需要靠经销商、分销商和批发商层层传递构建起进货渠道。对零售小店而言,他 们服务于方园 300 米社区居民的即时消费,因此对商品 SKU 要求较高,需要连接大量分散的品牌商进货,导致 1)多层级的分销环节导致层层加价,商品进货价格高;2)信息流通效率低,假货风险大;3)分销渠道链条过 长,门店需求难以及时传递到品牌商。对品牌商而言,较长的链条导致 1)无法有效跟踪商品的进销存数据,难以即时根据市场价格调控产品价格;2)无法及时了解门店需求,意味着无法及时匹配消费者需求,导致错过 研发 、生产及投放的最佳时机。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