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丨物联网联万物,产业全景新蓝海(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首先,集成化是指多个功能模块高度融合,囿于设计空间、成本和功耗,迫切需要集多功能于一身的产品。第二,嵌入式技术加持,可实现设备智能化。除了具有精准感知的基本功能外,通过加入微控制单元和相应信号处理算法,设备可被赋予自主行动的能力。此外,随着物联网大规模铺开,底层元器件数量快速增长,耗电量也将随之翻倍,设备对低功耗的需求日趋强烈。
伴随着产业快速发展,具备高性能、低功耗和高集成度优势的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和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成为感知层发展最重要的两项技术。
02
网络层——万物互联的支撑
网络层是信息交互的通道,主要负责传输感知层获取的信息。网络传输可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大类,其中无线传输是主要方式。无线传输技术按距离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Zigbee、WiFi、蓝牙等为代表的短距离传输技术,即局域网通信技术;另一类则是广域网传输技术。广域网传输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于非授权频谱的LoRa、Sigfox等技术,另一类是工作于授权频谱下,由3GPP支持的2/3/4/5G蜂窝通信技术,以及eMTC(Enhanced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增强机器类通信)、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
麦肯锡预测,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300亿。按照传输速率不同,以NB-IoT、LoRa及Sigfox为代表的低速率传输将连接200亿设备,以蓝牙及eMTC为代表的中速率传输将连接80亿设备,以WiFi、3G、4G及未来的5G为代表的高速率传输将连接20亿设备,如图3所示。
图3 各种无线技术在2020年连接数量预测
图片来源:麦肯锡咨询,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通信模组是网络层各种技术的硬件承载,具有标准化和定制化特点,以及一定的技术与客户门槛。然而模组投入大、销售额小、毛利低、售后周期长,即使未来通信模块需求量非常之大,从投资收益角度看,业务很难有太大的作为。
面对毛利率持续走低的窘困局面,模组厂商该如何破局?我们认为一方面可以从丰富产品形态功能入手,增加差异化元素,如集成传感器、多种通信制式芯片以及GNSS定位模块等,实现数据采集加通信及定位于一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模组企业可延伸业务链条,例如国外模组巨头Sierra Wireless以及国内模组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日海智能公司均打造了基于“云+端”的整体解决方案,有望获得产业链最大附加值。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