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道路、机场、地铁都变样!华为缘何成为交通数字化转型最佳拍档 ?(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2017年,深圳机场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选为国内唯一一家共同打造未来机场样板的试点,从那时起,深圳机场就定下了三个目标:最安全的机场、最高效的机场、最具体验的机场。为此,深圳机场与华为携手基于“平台+生态”的理念构建了“未来机场数字化平台”,并充分融合了物联网(IoT)、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视频云、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融合通信(ICP)等数字化技术,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我们乘坐摆渡车为例,很多旅客不仅嫌耽误时间,还会因为严寒或酷暑导致身体不适。而基于大数据和AI的智能机位分配将靠桥位提高了10%,这意味着1000个航班中有100个不再使用摆渡车;而基于物联网和AI的智慧助航灯将每一个航班从落地到靠桥的时间节约了20%,这相当于每个航班的航程能够节省3~4分钟;基于视频和eLTE的地勤可视化则通过视频分析进行监管,进一步提升了机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不仅如此,在安检环节基于AI的人脸识别、轨迹分析、排队检测等,也都大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类似的场景在迪拜机场(Dubai Intertiol Airport-DXB)也在上演。为了满足旅客不断增加的需求,适应持续增长的运输量,迪拜机场发布了“DXB+”规划,旨在利用创新和技术来提高机场的容量。在迪拜机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中心的转型升级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面对老旧数据中心存在的设备品牌众多、管理复杂,且机房大量设备老化、制冷量不足等问题,迪拜机场选择了华为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可靠性达到99.98%,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和大量的工程建设费用。如果说深圳机场、迪拜机场等作为交通行业的代表,其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服务旅客出行上,那么上海洋山港、DHL等的数字化转型,则着重集中在“物流”效率层面。日前,作为世界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在这个素有“魔鬼码头”之称的全自动码头背后,基于华为3GPP标准的4.5G LTE技术打造而成的eLTE-U工业无线网络,正指挥着整个码头有序、高效地运转,相比传统的无线方案,由4.5G LTE技术支撑起来的eLTE-U,在安全性、容量和部署便捷性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物流行业,DHL全球著名的邮递和物流集团,也在寻求以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成熟度。目前,DHL正在通过与华为的合作,聚焦蜂窝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最少的能耗远距离连接海量设备。通过提供仓储运营、货物运输和最后一公里递送的重要数据并保证其可视性,进而促成更加融合的物流价值链。从上述四个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案例可以看出,在那些我们能够看到、接触到的“物理世界”的背后,还有一个我们看不到的“数字世界”正在起着支撑作用。这里,懂懂笔记更倾向于用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孪生”技术来形容,也就是将物理世界中复杂的交通系统,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复制,从而实现对交通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理,以及拥堵治理、联程联运等。在懂懂笔记看来,交通行业“数字孪生”技术的运用,必须要以坚实的数字化技术体系作为基础。这里不仅要有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应用所构建的交通大物联,还要有视频、云计算、网络等新技术综合应用构建起的交通大视频,以及从不同终端、不同渠道上传输过来的交通大数据,只有这些基础建立起来后,交通行业的“数字孪生”才能得以实现,进而迈向智慧交通。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