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联网遇上IPv6+,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行业物联感知网建设面临四大痛点,华为提倡三个维度对症下药
在行业物联网建设中,现场物联感知网络的多源异构终端接入与数据采集存在四大普遍业务痛点。 第一,网络协议不统一,终端联网难。 行业网络中80%以上物联终端采用总线组网,有线、无线异构协议多,导致接入困难。部分客户虽然已经建立了无线化的物联网,但缺乏网规与无线共存技术规划,导致无线网络不可靠、终端频繁掉线、数据丢包中断。 第二,终端安全能力弱,接入风险高。 90%以上物联网终端仅实现了业务功能数字化和网络化,但网络认证采用弱口令认证;80%以上物联终端数据明文传输,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使得广泛发布的物联网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给物联网和生产业务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第三,烟囱式系统,数据互通难。 现有的各类物联系统依据传感器的应用而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各子系统烟囱林立,系统间信息不共享,数据不互通,无法有效配合实现联动。同时应用与终端紧密耦合,重复建设孤岛,制约了互联互通和体系化的物联网建设。 第四,海量终端分布广,运维管理难。 大量物联终端存在安装工期长,部署调试复杂,施工要求多,可扩展性弱等问题。传统各类孤岛式建设的物联网子系统物理空间耦合在同一个管道中,布线复杂;业务中断后人工排查定位定障工作量大,效率低,排障恢复时间长。 针对这些挑战和痛点, 面向未来的物联感知网,华为提出“更简单、更安全、更智能”的理念 , 以IPv6技术、鸿蒙终端OS、工业标识为核心技术重构规范化的感知接入网,构建以“全程极简、全栈安全、全景智能”为典型特征的物联感知网解决方案 ,并从端、边、管、云四个层面勾勒了下一代物联感知网的总体架构设计,希望彻底解决行业物联网碎片化、安全风险高、建设成本高、数据互通难等问题。 下一代网络IPv6+技术如何带动物联网通信升级?终端物联网OS如何带动终端智能化代际演进?工业标识体系如何带动物联网数据自由传输交换?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水利、智慧能源等热门领域场景的物联感知网如何建设?能够带来哪些收益效果? 在即将于8月28-29日举办的2022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伴随着《物联感知网技术》蓝皮书的正式发布,这些问题将一一揭晓。 同时,在大会期间, 以“构筑物联感知网络,加速智慧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城市物联感知网络论坛将于29日如期举行 ,届时多方专家将面向未来发展,探讨如何推进城市物联感知网建设、聚集产业力量促进下一代物联网发展,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IP网络造就的互联网神话还在持续,面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被IPv6+的每一粒“沙子”将如何闪闪发光? 我们拭目以待!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作为高科技企业来说较高的研发投入是产品质量的保障,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
智能硬件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