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物联感知网 联接智慧城市的点线面(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解决物联网的复杂性
物联感知网建设迫在眉睫
基思·威利茨在《数字经济大趋势:正在到来的商业机遇》一书中写道:“本质上,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种类范围要比人们使用的终端设备更大,这些物联网终端设备种类繁多,不同运行特征的海量设备将带来多对多的管理难题”。 的确,物联网设备存在很强的异构性,并且通常采用不兼容的协议,从而导致了数据的孤岛现象,所以需要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协议转换,让不同设备的数据融合。同时,物联网也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因为更多的物联网设备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安全漏洞。 《蓝皮书》当中也指出:在行业物联网建设中,现场物联感知网络多源异构终端接入与数据采集存在普遍业务痛点,其中包括: 第一,现有网络协议不统一,终端联网难。行业网络中往往需要部署海量的物联终端,同时存在大量的OT系统终端和传感装置,有线、无线异构协议多,80% 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为总线组网,线多,联网方式异构,接入困难。 第二,终端安全能力弱,接入风险高。90% 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仅实现了业务功能数字化和网络化,但网络认证采用弱口令认证,80% 以上物联终端数据明文传输,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 第三,烟囱系统,数据互通难。现有的各类物联系统依据传感器的应用而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各子系统独立建网,系统间信息不共享,数据无法互通,子系统间无法有效配合实现联动。 第四,海量物联终端分散部署,建设周期长,现场运维成本高。由于物联终端数量众多,所以存在安装工期长,部署调试复杂,施工要求多,可扩展性弱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要建设物联感知网的原因,解决行业物联网面临碎片化网络、信息孤岛严重、互联互通难,建设运维成本居高不下等痛点,建设标准统一、数据统一的物联感知网迫在眉睫。 3
更简单、更安全、更智能
下一代物联感知网
《蓝皮书》指出,面向未来的物联感知网,以“更简单、更安全、更智能”为理念,基于IPv6、终端智能操作系统、工业标识等核心技术,重构和规范化感知接入网,构建“全程极简、全栈安全、全景智能”典型特征的物联感知网解决方案,彻底解决行业物联网碎片化、安全风险高、建设成本高、数据互通难等问题。 从定义来看,下一代物联感知网也需要几项关键技术来支撑更简单、更安全、更智能的建设理念。 第一是IPv6技术为物联网带来高效安全互联。 我们知道,物联网IP化对网络的简化和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物联网连接协议复杂性很高,不同连接协议不能直接互联互通,物联网IP 化在简化终端接入、提升互联互通效率、降低组网成本、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能给物联网使用者带来巨大的价值。 IPv6不仅具备充足的地址,支撑海量物联终端连接,凭借IPv6具备的高安全,可以支撑全栈的物联安全,同时IPv6 具有灵活的扩展性,又能够支撑行业物联网业务创新。 第二是鸿蒙操作系统使能物联网安全标准互通。 基思•威利茨认为,当面对数十亿或可能是数万亿个设备要管理时,标准化的需求就会大大增加,而且物联网标准碎片化一直是一个难题。 鸿蒙操作系统本质上解决的就是标准复杂化和碎片化的问题。一方面通过统一OS 弹性部署,支撑不同CPU 设备应用,另一方面利用分布式操作系统,保障多设备可信互通,同时坚持独立自主开放,开源生态共享,保证了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是加强工业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数字世界的身份证”、支撑万物互联的“神经枢纽”,是驱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设施。 工业标识体系的建立,可以同步推进异构终端的联网简化、物联网流量安全监测、物联网数据自由传输交换。从而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各环节、各企业间信息的对接与互通,促进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高效协同。 《蓝皮书》则从以上各核心技术的演进,明确了物联感知网的总体设计架构,并通过典型组网方案与应用的案例,展现了下一代物联感知网的未来图景。 随着国家政策和“十四五”建设任务的指引下,城市治理、交通安全、水利监测、新能源管控、智慧医疗等多个行业的物联网智慧联接需求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连接了诸多数字化场景的“点”与“线”,并支撑到数字经济“面”的物联感知网建设也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