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现在是 AIoT 最好的时代?(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自古以来,技术和概念都是走在落地、实践前面的,一个概念从提出到成熟需要一个周期,在技术变迁的长河里大浪淘沙,能抓住技术范式变革的机遇并坚持了下来的毕竟是少数。 正如智能手机的演进,是在通信技术、网络速度、生态系统等的发展之上而逐渐成熟,它的普及用了5年时间。 今年AIoT的再度也爆火不是偶然。 2017年AIoT概念的兴起,让市场进入产品功能,模式,技术改造,市场教育的探索期,经历过资本的眷顾和落地的难产,现在的AIoT市场少了些浮躁,多了些理性。 AIoT已经不再是概念,而是一个产业,且是落地最多、市场最大的一个产业。同时,这也是一个无法赚快钱,需沉下心耕耘的产业。 5年的启动期后,2022年成为AIoT市场重新出发的节点。 而现在,也是AIoT最好的时代。
技术条件逐渐到位
“现场几乎已经看不到跟AI无关的企业了。” 这是近两年某业内人士参观各种展会后最直观的感受。 当新的AI公司层出不穷,开放式算法平台日见增多,几年争奇斗艳,人工智能得以普及,算法不再是九天月,遥不可及。 去年,一个“修复100年前的北京影像”的视频让世人惊艳了一把。 其实 AI修复并不是新鲜事,不同的是,这项技术背后已经从专业AI科学家变为身边的“你我他”了。 历史“活”过来背后,其实是AI技术和工具走向成熟的显性表征,AI技术研发门槛正逐渐降低。 AI技术也已经撇去泡沫,去伪存真,回归“赋能产业”的本质。 其实,任何一个技术发展都是几起几落,当新技术出现时,人们会基于厚望认为其可以解决行业中的所有问题,过高的期望带来了失望,但并不意味着技术本身没有在发展。 AI技术从上世纪50年代提出到目前为止,至少经历了两个波峰和波谷,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中国相应的人工智能技术从今年开始真正走向规模的商用。 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前提之一,是算法类别的丰富性和算法的高性价比。 AI门槛已经极大程度降低,人力成本下降,算法丰富性增加,这些都为技术大规模落地的打下基础。 全民AI悄悄来临。 而在IoT侧,支撑物联网发展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都取得了技术的突破。 感知层,传感器在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制造工艺、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突破,特别是智能传感器的出现,让物联感知的能力增强了,应用场景更广、更深入; 在传输层,通讯技术的进步,像5G能够支持海量连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传输延迟; 在应用层,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可以把物联网感知到的海量数据处理得更高效,让数据变成可被利用的“矿产资源”,用于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 AI、5G、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传感及区块链等技术,正加速与IoT融合。 是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也许技术落地本就不是滂沱大雨倾注而下而是涓涓溪水悠远长流。 这个行业走到了爆发前夜,AI、芯片、云计算、通信等基础技术的逐渐成熟,让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越来越智能。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