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Web 3.0的荆棘之路(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然而,那个虚拟世界就那么完美吗?
当然不是,前辈们在上个世纪就预料到了其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但为什么他们还矢志不渝的追求?因为他们把那些问题视为为了理想所要付出的代价。
他们把神圣的选择权交给个人。
你来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喜欢的世界。
正是在这种感召下,一批批勇士在加密世界奋斗,但一个个无一例外地倒下了,但是前辈的失败却为后辈累积了宝贵的经验。
最终在中本聪手里,集前辈心血和大成的比特币诞生了。
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不是比特币本身,而是这种精神财富和执着追求的不断传承和发扬。
没有这种传承和发扬,没有这种勇于挑战的勇气,前辈们随时会被“XX要绞杀你还是非常容易的”这种声音所吓倒。
那样我们就不可能看到今天的比特币。
然而中本聪的早早离去,逐渐让我们看到了比特币不尽如人意的一面: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比特币的算力逐渐被几大矿场所垄断。
很多人都说算力的垄断恐怕是比特币最终不得不走向的一条路。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承认这种无奈的现状。但即便是如此,当下比特币的生态也不是某个矿工能为所欲为的。
而这在我看来正是前辈们和中本聪所留下的遗产,尽管它不完美,但也是去中心化在中本聪的领导下所能达到的某种极限妥协状态-------至少它证明我们还是能够构建这样一个生态,它不由某个单一势力完全左右。
中本聪的离去自然而然将这个传承交给了他的后辈。
或许当年稚气未脱的俄罗斯少年在发明以太坊时,仅仅只是出于创造一个比比特币功能更完善、更丰富的系统,与此同时带着他在玩游戏过程中受到中心化系统不公正待遇的一丝愤懑,误打误撞走进了这个领域。
又或许他身上带有的那一辈苏联及东欧移民天然自带的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反感被植入了以太坊。
这些因素逐渐在后来以太坊的发展中使整个团队对去中心化和抗审查的执着追求远超同类。因此以太坊被迫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并且总是不得不在第一时间直面各种挑战和质疑。
问题、挑战和质疑一直都层出不穷并且显而易见:
挖矿算力被传统中心化平台(比如亚马逊云)所垄断。所以在以太坊2.0的发展中,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们植入一个基本要素:那就是以太坊的客户端不能依赖硬件。所以以太坊转向POS之后,理论上简单到一个树莓派就能作为节点运行一个客户端参与挖矿,而无需云服务。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Web2.0 的萌芽正如饥似渴吸收着市场的养分,但在互联网的泡沫下也风雨飘摇。
元宇宙2022-08-31

thirdweb正在解决的市场空白,是Bartlett和Rydhan在构建区块链应用程序时发现的。
元宇宙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