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场音乐会颠覆了我对《王者荣耀》的认知(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03
《王者荣耀》已经成为文化平台
到了最后,我想聊一下关于《王者荣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其实站在行业角度来看,「游戏」做传统文化这件事,始终透露着奇怪。与其说是在传承,不如说是在寻求社会的认同感。《王者荣耀》也经历过这样的探索。项目组通过「遇见飞天」探索「东方美学」,便是想让产品拥有能融入社会的价值。 但如今,《王者荣耀》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平台:它做传统文化,不再是用文化来点缀品牌,而是开始用品牌,来帮助并传播传统文化。 因为与国内其他游戏IP不同的是,《王者荣耀》的体量已经太大,一方面,它已经不单是一个可以容纳各种文化的IP,它的声量已经大到能担负起承载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播出去的责任。另一方面,《王者荣耀》背后团队的内容生产能力也已足够成熟,他们能够拆解这些传统内容,化为年轻人所喜欢的形式。 ——「新国乐计划」就是《王者荣耀》已经成为文化平台的一大佐证,它同时也展示了这一平台所能带来的多重价值: 首先,对音乐人而言,《王者荣耀》成为了能够自由创作的平台。不设框架的音乐范围,能够让音乐人获得最大程度的创作自由,基于游戏内容去尝试各种风格、演奏的实验,给出自己的解读。这一理念既影响了台前的演奏,也贯穿到幕后的创作。 比如,音乐家谭盾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中提到,为《五虎上将,参见!》寻找角色表达、溯源古乐器该有音色的过程中,这种带有风险的内容实验让他感受到创作的「过瘾」;「听见·国乐」峡谷国乐团成员之一的林喆,提到自己加入到团队当中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可以创作出更多有趣的、新奇的民族音乐。 其次,对其他行业而言,《王者荣耀》也成为了其扩大行业影响范围,触达到社会各处的重要渠道。例如「新国乐计划」中,音乐行业就在借助《王者荣耀》平台的声量以及自由的创作,逐步让市场对其认知脱离背景板的刻板印象,传递出音乐作品的魅力,让更多用户了解创作背后的想法。 而对于传统文化,《王者荣耀》则是一个可以使其获得全新生命力的地方。在如今,传统文化所面对的主要课题,就是如何降低理解门槛,让更多的年轻人明白其中底蕴。而《王者荣耀》作为现代游戏,它与当下社会联系紧密,懂年轻人喜欢什么,它的创作经验也可以为传统文化的包装、再演绎提供更多思路。 与《王者荣耀》合作了《赤焰之缨》的音乐家赵聪,就曾在许多场合将这首游戏音乐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案例。在今年央视举办的音乐公开课上,赵聪就在现场讲解了《赤焰之缨》从传统曲目《十面埋伏》所继承的传统弹奏技巧,又借助摇滚等的演奏方式,赋予民乐以现代感。 这种结合性的创作方式,也让民乐等面临传承问题的传统文化,可以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 所以,《王者荣耀》的平台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既为个体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为其他各个行业提供了发声渠道,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承载住传统文化,赋予其获得扎根当下社会的生命力——「新国乐计划」就是这个平台价值得以具象的重要节点。 不过要注意的是,其实「新国乐计划」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尚处早期学习阶段的企划,整个团队也仍在不断接收更多元的文化与创作。换句话说,它所能带来的价值可能在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拓展,为更多创作者、行业,以及更多的传统文化带来更成熟的创作、传播模式。 项目组给的解答,让我想起当年李安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的趣事。李安当时为了突破电影语言的极限,在这部影片中采用了120帧的拍摄技术。在与记者雷晓宇的对话中他提起,那些美国人一直「Why?Why?」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干,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李安说,还能为什么?「Because I Can !」 或许正如传统文化于游戏,中国传统民乐于今天这场听见峡谷国乐音乐会,这也是只有《王者荣耀》以及他们的团队,才能完成的事情。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