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片版《小小梦魇》?这款超冷门平台解谜游戏在Steam获得了93%的好评(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这个谜题并不算难,但好在它并没有故意为难玩家。如果将谜题的提示设置在爬层的路途中,则更容易被玩家遗漏,导致玩家还需要多走几趟回头路。
类似这样的谜题设计还有屋顶关卡。关卡中地面上设置了大范围的积水,纯粹依靠现有的折纸并无法正常通过,更别提场景内还存在敌人「扫地机器人」。但《纸梦奇谭》也对关卡的过法以广告牌的形式做了提示,玩家很容易就能联想到站在扫地机器人身上来通过积水区域。
但《纸梦奇谭》并没有很好地将折纸这一核心设定和谜题本身相结合。虽然每个关卡获得的折纸都能够与场景设计联系上,如纸箱堆放的场景获得青蛙能力、遍布管道的场景获得纸团能力,但折纸存在的作用更多的是帮助玩家通过眼前的障碍,而非解开谜题。这就导致了《纸梦奇谭》有一种为了纸人设定才设计出的多种折纸,因为是解密游戏才设计出谜题的感觉。
此外,《纸梦奇谭》在实际游戏中也有部分糟糕的体验。例如游戏初期的破楼梯以及上文中提到的升高水位谜题,都存在落脚点显示不清,导致玩家无法把控好落脚点而多次跌落的问题。
这才是正确路线
此外,游戏中的部分操作体验也堪称灾难。以青蛙折纸为例,当玩家切换至青蛙折纸时,只有在跳跃状态下,移动指令才会得到效应。过于生硬且反直觉的操作逻辑也让前文提到的跌落问题再次放大。
能够理解开发团队想要追求真实,因此在青蛙折纸的设计上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现实青蛙的行为模式,同时也让青蛙折纸这一能力不至于完全取代常规纸人,但显然,这对于玩家的操作体验而言并无益处。
以《马里奥》系列中的青蛙装为例。青蛙装能够大幅提升角色在水中的移动能力,而在陆地上,游戏则是用跳跃动画来保留现实中青蛙的移动特性,同时在移动手感上与其他能力做出区分。这也是一个兼顾到模拟真实与玩家体验的正面例子。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近期大火的《Inside the Backrooms》,从核心机制来看,与其他同题材游戏并没有太
游戏2022-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