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Web3悖论」的内在机理与突破路径(8)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创作者经济基本演化如下: Web 1.0 时代,创作是基于分享欲的自然行为,基本不存在盈利模式,是美好的乌托邦; Web 2.0 时代,中心化垄断平台控制信息流的阀门和流量,创作者基本只能分到一小部分利润; 到 Web 3.0 时代,因为不存在中心化流量分发平台,所以创作者可以拿走绝大多数利润。 对于创作者而言,「没有中心的互联网,才是好互联网!」从最基本的文字创作来说,Web 2.0 的问题在于平台垄断过于突出,以至于我们忽略创作能力才是根本问题,而在 Web 3 世界里「创作本身」开始正本清源浮出水面。真正限制传播的是持续的内容制作能力,而非所谓的渠道限制。真正优质的内容无法被限制在某个渠道内,在一个充分市场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受到打压,完全可以跑到对手团队。 Web 3 的价值在于创作权真正第一次回归到个人手中,以创作本身为目的,以永久保留为价值取向,这样一个 Web 3 创作者经济的确值得我们期待。设想一个公平的、多劳多得的创作者友好型经济,Web 3 将会是他们的主舞台,可以期待更公平的环境让优质创作者实现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Web 3 不是全能的——虽然在传播准入门槛上真正做到人人平等,但是内容制作能力和传播能力方面个体仍会有差异,少数人对多数人传播仍会是一种历史常态。以 V2EX 出品的 Planet 为例,这是一款内容制作、分享的类博客工具,完全基于 IPFS 作为存储后端,但是在其默认界面中,也是以豚林为默认订阅对象。 以 NFT 为例,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OpenSea 王的存在和内容高度集中于 PFP 领域。 从 OpenSea dao 到 LOOKSRARE,到 Solona 上的 Magic Eden 市场「崛起」,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狂热后的热寂,丰富的品类与先发优势培育的用户使用习惯,让这场漫长的刺王杀驾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等不到救世主的出现。 在创作者经济视角之下,我们看到的是 NFT 平台和创作者的高度中心化。因为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优质内容,并不是那么「在乎」去中心化程度。进一步观察 NFT 交易品类,我们会发现更不去中心化,因为头部交易品类就是 PFP,虽然每天都有其他种类短暂占据销售额榜首,但 Yuga labs 才是 Deep State,占据了绝大多数的 NFT 市场份额,包括 BAYC、MAYC、Meebtis、Otherside,甚至可以基于 NFT 发行的 ERC-20 的 ApeCoin。 但是希望还是有的——比如 RRS3 的新进展 Crossbell,作为内容货币化平台,主要目标是将个体创作内容的数据主权返还给创作者。Crossbell 是一个所有权平台,社交活动产生的信息将是 Crossbell 上用户数据所有权的最初形式。它改变游戏规则的地方是可以通过内置的资本设计,授权用户收回他们的数据所有权。同时,Crossbell 在设计上重视信息互操作性,这意味着第三方应用程序可以友好地在此基础上发展。 NFT 更广泛的使用场景可以存在于 GameFi、元宇宙、DeSoc 中,只有让 NFT 更普及,走入更多应用场景,才有可能让创作者经济的红利落到更多人身上。比如 Polygon 发布新 NFT Minter,允许无 Gas 费用使用自定义程序创建 NFT,就在大胆做出尝试,鼓励大众走向 NFT 内容货币化。 内容货币化是 NFT 在 Web3 时代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功能方向。内容货币化可以理解为个人价值的 Token 化,待到人类开始更高频和广泛进入 Web 3 世界,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作,都将作为基本「人权」得到完全保障。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反Instagram的「BeReal」 想完全摒弃Instagram之前的审美、让bereal成为主流审美的A
技术经验2022-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