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京东AI向产业奔涌(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从全景图中,可以看到了京东AI都有哪些特征:
1.技术实用。京东的人工智能技术都在自有的零售、物流等场景中深度应用,并切实为这些业务带来了明显的提质增效。比如京东零售的采购自动化率,已经达到了85%以上;天狼、地狼机器人应用在京东物流中,比人工拣选效率提升3倍以上,400个智能快递车分布超过25座城市;一些AI算法如商品营销文案生成,也在营销服务中帮助商家降本提质增效……这意味着,京东的AI技术不是从实验室、比赛打榜的“唯论文角度”,而是能够快速在产业场景中发挥实际效果的;
2.价值成链。京东做的是生长在数智供应链的产业AI,这意味着京东的AI能力是围绕着“十节甘蔗”形成长的数据链,得以将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行打通,从模型训练推理一直到端侧部署,构建了完整覆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AI体系,在产业链贯通的前提下最大化AI价值,避免了企业在落地AI时反复试错、重复投资等情况。
3.综合释放。多年来京东不断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数智化技术优化自身的成本、体验、效率,这也说明,京东的技术底座是技术融合与协同创新的结果,京东云在支撑内部AI应用的同时,也将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和经过真实场景锤炼的解决方案解耦,开放给各个行业,对降低AI应用门槛及成本十分有必要。
这些技术特征,让我们理解了京东云的“产业AI”能力为何与众不同:因为实用,所以开闸释放之后技术能够真正润泽并缓解产业的AI焦渴;因为成链,所以AI能够贯穿每一个业务环节,让每一滴价值都能落地;因为综合,最大限度地对外开放,与各行各业不断加深联系。
因此,在大会中何晓冬博士也更进一步提出了AI生根、链网融合、深耕产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方针。
那么更进一步,AI要流向产业原野,还需要解决哪些工程化问题?
润泽万业:灌溉产业的动力装置
AI虽好,但千行百业尤其是传统企业无法向京东一样全面转型技术,也无力支撑大规模的AI人才梯队,1:1复制京东AI技术体系是不现实的,这意味着京东云要以集约规模化的工业模式来向产业提供技术与解决方案支持,推动AI规模化应用。具体来说,京东云在对接AI与产业世界时,构建了三个重要的水利设施: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