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un力推!以一己之力发布史上最全的Transformer分类和索引,36页PDF含60个模型(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在最初的Transformer架构下,编码器和解码器都有6个相同的层,在这6层中的每一层,编码器有两个子层:一个多头注意层,和一个简单的前馈网络,每个子层都有一个残差连接和一个层归一化。
编码器的输出大小为512,解码器增加了第三个子层,即在编码器输出上的另一个多头注意层。此外,解码器中的另一个多头层被mask掉,以防止对后续位置应用注意力,造成信息泄露。
注意力机制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模型结构中唯一「奇特」的元素是多头的注意力,也正是该模型的全部力量所在。
注意力函数是query和一组key-value pairs到输出之间的映射,输出的计算为数值的加权和,其中分配给每个数值的权重是由query与相应的key的compatibility函数计算的。
Transformer使用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即对一组注意力函数的并行计算,也称为缩放点积注意力。
与递归和卷积网络相比,注意力层有几个优势,比较重要的是其较低的计算复杂性和较高的连接性,对学习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特别有用。
Transformer可以做什么?为什么流行起来了?最初的Transformer是为语言翻译而设计的,主要是从英语翻译到德语,但是初版论文的实验结果已经表明,该架构可以很好地推广到其他语言任务。
这一特殊的趋势很快就被研究界注意到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任何与语言相关的ML任务的排行榜都完全被某个版本的Transformer架构所占据,比如问答任务Squad很快就被各种Transformer模型屠榜了。 Transofrmer能够如此迅速地占领大多数NLP排行榜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它们能够快速适应其他任务,也就是迁移学习;预先训练好的Transformer模型可以非常容易和迅速地适应它们没有被训练过的任务,相比其他模型有巨大的优势。作为一个ML从业者,你不再需要在一个巨大的数据集上从头训练一个大型模型,只需要在手头任务上重新使用预训练过的模型,也许只是用一个小得多的数据集对其稍作调整。
用来使预训练的模型适应不同任务的具体技术是所谓的微调(fine-tuning)。事实证明,Transformer适应其他任务的能力是如此之强,虽然它们最初是为语言相关的任务而开发的,但它们很快就对其他任务有用了,从视觉或音频和音乐应用一直到下棋或做数学。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