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数字经济已成新引擎(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教授汪玉凯认为,我国互联网产业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企业和技术基础,在“后疫情时代”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互联网产业将呈现全新的蓬勃发展态势,平台经济大生态将更加丰富,对实体产业转型的赋能作用将持续凸显。
疫情期间,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防控中发挥了“数字政府”的支撑作用:上线疫情防控专题,提供疫情实时数据、定点医院及发热门诊查询导航等 60 余项疫情防控服务;推进精准防疫,推出“国家平台新冠肺炎防疫健康信息码综合服务”,各地区按照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服务统一标准,通过对接国家平台“健康码”实现互认共享。
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 6.94 亿,较 2018 年底增长 76.3% ,占网民整体的 76.8% 。如今,国家及各地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创新政府管理和优化政务服务的新渠道。
5G 、区块链、人工智能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
2019 年,中国在区块链、 5G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基础资源等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融合加速推进。
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技术被政府、企业与各类社会组织作为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报告称,截至 2019 年底,中国已有 29 个省区市发布了区块链发展指导意见或相关政策。
在区块链的技术创新及应用方面, 2019 年,我国区块链存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和加密技术等底层技术创新持续提升,加密算法更加重视自主可控。同时,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金融交易、供应链溯源等方面陆续应用,助力我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
2019 年,中国正式开启 5G 商用。截至今年 2 月底,全国建设开通 5G 基站已达 16.4 万个。工信部预计,今年年底全国 5G 基站数将超 60 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
在 5G 增强技术方面,报告指出, 2019 年我国在芯片测试、低频和高频技术研究方面均有突破,分别完成 4 款芯片、 6 家系统的室内外环境网络测试,同时完成 3.5GHz/4.9GHz 和 2.6GHz 频段以及 26GHz 频段 5G 基站射频空中下载技术测试;中国企业声明的 5G 专利数量世界领先,华为、中兴通讯声明的 5G 标准必要专利数分别排名世界第一位和第三位。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