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 > 正文

“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数字经济已成新引擎(3)

2023-03-01 10:26来源:未知编辑:admin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教授汪玉凯认为,我国互联网产业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企业和技术基础,在“后疫情时代”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互联网产业将呈现全新的蓬勃发展态势,平台经济大生态将更加丰富,对实体产业转型的赋能作用将持续凸显。

疫情期间,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防控中发挥了“数字政府”的支撑作用:上线疫情防控专题,提供疫情实时数据、定点医院及发热门诊查询导航等 60 余项疫情防控服务;推进精准防疫,推出“国家平台新冠肺炎防疫健康信息码综合服务”,各地区按照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服务统一标准,通过对接国家平台“健康码”实现互认共享。

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 6.94 亿,较 2018 年底增长 76.3% ,占网民整体的 76.8% 。如今,国家及各地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创新政府管理和优化政务服务的新渠道。

5G 、区块链、人工智能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

2019 年,中国在区块链、 5G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基础资源等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融合加速推进。

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技术被政府、企业与各类社会组织作为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报告称,截至 2019 年底,中国已有 29 个省区市发布了区块链发展指导意见或相关政策。

在区块链的技术创新及应用方面, 2019 年,我国区块链存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和加密技术等底层技术创新持续提升,加密算法更加重视自主可控。同时,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金融交易、供应链溯源等方面陆续应用,助力我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

2019 年,中国正式开启 5G 商用。截至今年 2 月底,全国建设开通 5G 基站已达 16.4 万个。工信部预计,今年年底全国 5G 基站数将超 60 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

在 5G 增强技术方面,报告指出, 2019 年我国在芯片测试、低频和高频技术研究方面均有突破,分别完成 4 款芯片、 6 家系统的室内外环境网络测试,同时完成 3.5GHz/4.9GHz 和 2.6GHz 频段以及 26GHz 频段 5G 基站射频空中下载技术测试;中国企业声明的 5G 专利数量世界领先,华为、中兴通讯声明的 5G 标准必要专利数分别排名世界第一位和第三位。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
从消费互联网GMV看产业互联网的合伙人模式创新 从消费互联网GMV看产业互联网的合伙人模式创新

所以我们要从已经十分成熟的消费互联网模式中汲取营养,探索产业互联网的发

互联网+2023-03-01

上海钢联朱军红:与赚钱相比 产业互联网更应帮用户省钱 上海钢联朱军红:与赚钱相比 产业互联网更应帮用户省钱

整个交易过程中,服务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风控,构建数字化的风控体系。

互联网+2023-03-01

杨歌:产业互联网是流量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新基建的衔接点 杨歌:产业互联网是流量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新基建的衔接点

下一个十年重要的是把这些产品形态铺设到各个行业里面去,当整个组网建设完

互联网+2023-03-01

卫哲:产业互联网不是B2B是人对人 提高工种的效率是本质 卫哲:产业互联网不是B2B是人对人 提高工种的效率是本质

疫情实际上是一个行业加速器,它并没有改变本质上的行业,朝阳向上的行业会

互联网+2023-03-01

银河系创投蔡景钟:产业互联网趋势是连接客户的客户 银河系创投蔡景钟:产业互联网趋势是连接客户的客户

连接深度化,连接到上游的上游,一下游的下游一起协同,并且做到“人货场”

互联网+2023-03-01

硬之城CEO李六七: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做好产业协同 硬之城CEO李六七: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做好产业协同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产业协同,而产业协同的核心是做好“两控”,即控系统和

互联网+2023-03-01

马云口述:疫情后,互联网技术是很多企业能活下去的关键点 马云口述:疫情后,互联网技术是很多企业能活下去的关键点

“我觉得,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疫情后,互联网技术是很多

互联网+2023-03-01

当我们谈论产业互联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产业互联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随机性和经验性越起作用,就越不容易固化和沉淀能力,“业务中台”也就变得

互联网+2023-03-01

产业互联网的“神经系统”是什么? 产业互联网的“神经系统”是什么?

数据只有向业务侧流通,才能产生价值,因此数据治理的下个环节必然是数据流

互联网+2023-03-01

亚洲仿真联盟主席​张霖:产业和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加速 亚洲仿真联盟主席​张霖:产业和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加速

随着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企业将同时存在于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而仿真正是连

互联网+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