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摸底考,腾讯产业互联网“交卷”(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在 CSIG 掌舵者汤道生看来,腾讯「战疫」,是产业互联网能力的集中演练,也是「新基建」进一步发展的起点。
也就是说,疫情本身是重要的偶然因素,但从更高层面来看,腾讯的 to B 产品之所以能够「批量式」脱颖而出,不是突然爆发,而是腾讯在 to B 领域长期投入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反应出的,是腾讯产业互联网的 C2B 路径打通,并且对于各个实体产业的理解与融合正不断加深。
以健康码为例,这个产品从产生想法雏形,到第一版产品上线,也只不过用了九天时间。而一款在之前需要开发一到两个月的「微应急」小程序,在这次疫情中,腾讯团队只用了不到 48 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开发工作。
如此快速行动,也要归功于腾讯在政务云这一主战场早有布局。如腾讯在政务云领域打造的标杆「粤省事」小程序,截至 3 月 13 日,「粤省事」小程序实名用户累计 3317 万,上线 1137 项服务,其中 921 项实现「零跑动」,累计业务量已经达到 5.82 亿笔。「粤省事」等标杆案例积累的技术实践,为腾讯第一个推出健康码并迅速推广打下了基础。
而腾讯课堂能做到支持百万人同时在线高清上课、延时低至百毫秒级,也依托腾讯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实践。当前,全国 TOP100 的直播平台里,80% 都依托腾讯视频云的支持。
相似的,腾讯会议爆发的背后,不仅有腾讯云自研服务器星星海的支撑,还有长期投入研发的多媒体实验室对音视频技术的深刻理解。
应该说,腾讯在技术能力上的长期建设与投入,为其多款产品在疫情中突围创造了前提。
在疫情下展开的这场产业互联网练兵中,腾讯 C2B 战略的意义也得到凸显,有微信、QQ 这样的国民级入口作为底层支撑,政务数字化、企业办公数字化才不再需要迈过第一道门槛,极大降低了推广成本。
正如汤道生所说的那样,「疫情会结束,但被激发的需求,会保留、延续下来」。
疫情之中能够看到,腾讯与政府部门、实体企业建立了紧密协作,领域涵盖政务、金融、医疗、教育、零售、出行、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正向循环下,腾讯产业互联网转型的「新基建」价值也将更加凸显。
04 企业级业务成为「压舱石」疫情之下,产业互联网对于腾讯来说又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过去 20 年,腾讯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背景离不开中国这二十年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