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以数字经济的视角讨论部门增长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之前,我们首先在表一报告了修正后的整体经济和部门经济的增长率,并且将其与官方增长率进行了比较。经济部门的划分是根据ICT相关程度对我们数据库中全部37个行业重组得到的(基于标准两位数行业分类,略有调整;维持农业和建筑业的独立)。与整体经济一样,各个部门的增长率也是通过对各自内部行业的增长率加总得到的。
表一最为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其中第二部分显示的我们对于第一部分报告的国家统计局整体经济增长率的修订。我们的修订工作将官方中国经济在2001至2018年期间的年平均9.9%的GDP增长率下调至8.0%。对一个习惯性地接受“中国经济以10%的速度增长了40年”的读者,这个结果是震撼性的。这是对各个行业名义增加值进行双平减,然后对其增长率通过名义权重加总的结果,对它的理解必须基于我们对各个部门增长率的修正。
显然,对ICT生产和ICT集约使用的制造业部门来说,以价格双平减方法得到的增长率要远超过官方价格单平减方法得到的结果,其中的ICT生产部门在整个时期的增长速度竟然比官方的估计提高了25%,而ICT集约使用的制造业部门也提高了16%。这说明单平减方法的确高估了实际成本,从而低估了实际增加值增长。这个发现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此外,双平减方法也上调了一般制造业(非ICT集约制造业)的增长率,比官方估计提高了17%。这个发现说明了中国制造业普遍受益于数字技术带来的成本下降。
这样,如果仅从ICT相关部门(除外ICT集约服务业)和制造业看,我们的双平减调整预示着整体经济的增长率只能是上调,而不是下调。这也就是说,对整体经济下调的影响肯定来自非ICT以及非制造业部门。表一显示的结果的确如此,特别是其中的农业、建筑业、非ICT服务业,以及非市场服务业(教育、卫生、政府)的增长率都被下调了,因为单平减方法低估了它们的实际成本(参考前文的例子)。至于ICT集约服务业的增长率没有因调整上升,反而略降,也说明官方的单平减方法低估了其成本,因篇幅所限,这里不做展开。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行业或部门双平减调整后对整体经济增长率影响,取决于我们的加总方法中各个部门在名义GDP中的权重(见前文讨论),也因篇幅所限,这里不能展示权重变化结果。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