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创始团队成员讲述——微信团队的实验室文化(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2)微信庞大的用户量和用户活跃时长,使得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停留在微信里面,而聊天记录等的搜索功能已经给用户做了初期的用户教育。如果微信能提供一个相当于甚至优于百度搜索的搜索结果,肯定能够大量抢占百度的搜索份额。
但这两个优劣完全弥补不了它的劣势:
1、在微信外的全网数据方面,微信没有基础,借助搜狗的技术和数据支持是能做的,但跟百度相比较,数据量少,信息检索的算法也没法比,赶上还需要时间。
我这两天找了微信搜索的产品经理,还有在百度、搜狗等几个搜索平台工作过的几位朋友探讨了这个问题,大都持这个观点;
2、移动端搜索的各个产品目前还沿袭着PC搜索的体验,主要靠打字搜索。而语音搜索、图片搜索虽然有几家做了尝试,但搜索的体验和效果都不够好,所以这里需要产品创新,针对移动端的创新。
我想,微信团队如果要重仓移动搜索,那就必须在前无古人的路上,找到一种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也还是需要时间。
什么叫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我拿微信支付作为例子来说说。
微信支付13年发布时,大部分的设计是参考支付宝的,但有一个功能却让所有人惊艳,那就是6位数的密码。
在此之前,用户用支付宝付款,需要输入一个非常复杂的“登录密码”,然后输入一个同样非常复杂的“支付密码”,再然后还要输入银行发送的验证短信的验证码,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要选择哪一张银行卡或者支付宝余额来支付,要选择是否使用优惠券,是否使用支付宝红包,是否使用集分宝……这是极其复杂的流程,用户通常需要五六次点击才能完成支付,小白用户显然应付不了。
而微信把这个流程简化为一至两步:使用默认银行卡支付,直接输入6位数字密码完成支付,如果金额大的话也只需要再输入短信验证码而已。这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学习成本。
正是这个功能让支付宝团队措手不急,对整个产品设计大改特改,也才因此对微信产生了无限的畏惧,并做了很多的社交尝试。
也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支付大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阅读我已连载了一期的系列文章《支付大战简史》)
3、微信并没有准备好做一个真正的浏览器,也就没有准备好去承接搜索功能。
微信在设计时,对页面的跳转有一个规则: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也即是:你点开某个页面,点击它的左上角返回时,就回到上一个页面,不管你打开多少层页面,都是如此。
比如,你从页面1进入页面2,再进入页面3,然后页面4。这时你想返回到页面1,你就必须点返回,回到页面3,然后再返回页面2,再然后才能看到页面1。
既然如此,如果微信加上外部搜索功能,那就冲突了。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