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智能硬件 > 正文

智能硬件产业的盈利模式多样,公众如何看待的?

2022-06-16 22:43来源:未知编辑:诸军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调查显示,电脑成为都市人最不可获缺的家用电器。


在都市家庭常见的电器中,公众最离不开的是电脑。值得注意的是,厨房家电的重要性超过了清洁类家电。8.6%的消费者认为冰箱是最不可或缺的家电,7.1%的消费者认为电饭煲不能少,而仅3.6%的受访者认为家中少不了洗衣机。



从性别上看,男人无疑是“娱乐控”:男性对电视机和电脑的需求程度均超过了女性。而女人注定是“吃货”+“厨娘”:女人表示生活中离不开冰箱和电饭煲的比例都超过了男性。


而从年龄上看,90后对电脑的依赖程度最高,66.1%的90后表示生活中最离不开电脑,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同时调查发现,年龄越大,对冰箱、电饭煲的依赖程度越高。


调查数据还表明,在众多智能设备概念产品中,消费者最期待能检测PM2.5和有害气体的环境感应器(30%)、智能门锁(17.7%)、可检测温度监测健康饮食的筷子(12.3%)等。消费者最关注的智能设备还是集中在家居领域。


从性别上看,男性消费者更期待智能环境感应器(34.2%)、飞行摄影器(8.7%)等科技感超强的智能设备。女性对于智能门锁(18.2%)、健康筷子(15.1%)、健康水杯(9.3%)等与健康和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关注度颇高。


从年龄上看,不同年龄段消费者都对pm2.5感应器产生了浓厚兴趣。值得注意的是,一直被认为对科技并不敏感的老年人,他们对于智能插座、飞行摄影器、智能门锁等设备的渴望程度甚至超过了中、青年人。90后则对能把手机屏幕投影在手臂上操作的智能手环兴趣颇高。
 
我国商业化智能硬件处于监测、控制阶段


2015年,智能硬件产业不断迎来利好,产业结构也趋于完整。《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系列研究报告——产业链图谱篇(2015年)》指出,智能硬件发展分为监测、控制、优化和自主四个阶段。目前我国商业化的智能硬件仍主要处于监测、控制阶段。



报告归纳、总结了智能硬件产业链结构。报告认为,智能硬件产业链整合平台通过推动智能硬件产业链前向、后向的扩展、延伸,整合概念提炼、资金支持、研发设计、硬件生产、内容及服务供应、宣传推广、销售等服务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供、销智能硬件产业链。其中智能硬件产业链中各个服务环节均已形成或可能形成完整的垂直产业,逐步丰富、完善智能硬件产业链条,推动其迭代和更新。未来,第三方服务也将融入智能硬件产业链,为用户提供生鲜电商、健康管理、学习教育等智能硬件增值服务。


报告指出,智能硬件产业的盈利模式比较多样,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模式为内容、服务盈利,广告增值和多种模式叠加。随着智能硬件产业链向外对各领域延伸,未来将探索出更多可能的盈利模式。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